山东近期天气整体利于秋作物成熟收获 冬小麦始播期预计略偏晚
白露时节,齐鲁大地秋作物进入关键生长期。夏玉米进入灌浆乳熟期,花生进入饱果成熟期,大豆则处于鼓粒期。山东省气象局9日发布2025年冬小麦适宜始播期的预报信息,据预测,当前该省大部分地区土壤墒情适宜,秋作物长势良好。预计9月中下旬气温较常年略偏高,降水偏多两三成
白露时节,齐鲁大地秋作物进入关键生长期。夏玉米进入灌浆乳熟期,花生进入饱果成熟期,大豆则处于鼓粒期。山东省气象局9日发布2025年冬小麦适宜始播期的预报信息,据预测,当前该省大部分地区土壤墒情适宜,秋作物长势良好。预计9月中下旬气温较常年略偏高,降水偏多两三成
在冬小麦生产全过程中,播种环节是决定后续生长发育、抗逆能力及最终产量的关键基础。然而,在实际生产中,部分农户因对冬小麦生长规律认知不足或受传统种植经验误导,常陷入一些误区影响到小麦产量。为此,特提出如下规避意见:
根据农业气象指标及短期气候预测,建议2025年张家川县冬小麦播种期接近常年播种日期。预计秋季水热充足,总体利于冬小麦播种出苗及冬前形成壮苗;9月中旬后期至下旬前期、9月末至10月初有阴雨天气,将对播种进度略有不利影响。
但在民间,一句“就怕白露是晴天”的老话,却让不少老辈人对这天的天气格外上心——为啥晴天反倒成了“忌讳”?背后藏着的几个征兆,全是古人“看天吃饭”的经验结晶,咱们今天就好好说道说道。
北京市陈经纶中学劲松分校副校长韩雪红任教小学劳动课已有31年。韩雪红是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先后荣获全国优秀劳技教师、北京市优秀教师称号,出版了个人专著《我的劳动技术教育情怀》,参与人民出版社全国劳动教育教材、人民美术出版社劳动实践手册、北京市义务教育劳动教材
小麦一年能收几次,这得看地区。大部分情况下,小麦一年就收一次,它不像大米能一年两熟。我国地域广,气候差异大,小麦成熟和种植时间也不同。
济麦22产量相当可观。2009 - 2010年度天津市冬小麦生产试验里,它平均亩产达450.91公斤,较对照京冬8号增产8.30%,在15个品种中排第五。它能有这样的产量,和自身优势分不开。
种植时间上,冬小麦在9 - 10月播,春小麦2 - 3月种。分布区域也不同,长城以北种春小麦,像黑龙江、吉林;长城以南种冬小麦,如河南、山东。
近日,环县气象局农气技术人员对2024至2025年冬小麦产量进行分析。数据显示,冬小麦生育期共计284天,气象条件利弊交织,最终产量较上年及前五年相比均保持持平状态,虽受干旱影响但仍实现8%的增产。
清晨的阳光穿过渐黄的树叶,洒下缕缕金光。微凉的晨风中,草尖悄然凝结起晶莹的露珠,宛如大自然撒下的珍珠。白露节气即将来临,它不仅带来了秋意渐浓的信号,还隐藏着预测冬季冷暖的智慧密码。
随着秋季作物收获期临近,国家针对2025年秋种季的农业补贴政策正式进入实施阶段。其中,冬小麦播种机购置补贴成为核心关注点,政策明确最高补贴比例可达30%,申报窗口将于9月30日正式关闭。
冬小麦,可以说是现在的主要粮食作物。它的种植看似不需要太多的技术,但实际产量和品质来讲,没有点技术你还真拿捏不了的。首先,最基本的你要知道冬小麦一生要经历冬季前出苗、分蘖、返青、拔节、孕穗、灌浆、成熟的过程。由于冬小麦特殊的种植季节,需要进行越冬生长,这就导致
近日,水建学院何建强教授团队在Nature旗下期刊《Communications Earth & Environment》发表研究论文。水建学院博士研究生弓开元为论文第一作者,水建学院何建强教授和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周文彬研究员为共同通讯作者。……(世
当立秋的微风轻轻拂过大地,仿佛给世界带来了一丝清凉的信号。在很多地方,立秋之后气温逐渐下降,那种夏日的酷热开始慢慢消退。就像一场盛大的演出,炎热的夏天渐渐谢幕,凉爽的秋天正缓缓登场。
立秋,这个标志着秋天序幕拉开的重要节气,总在阳历8月7号或8号悄然而至。老祖宗的智慧告诉我们,"秋"字背后藏着万物收敛成熟的奥秘,这不仅是季节的更替,更是大自然准备收获的信号。
末伏,是三伏天里最后的一个阶段,它出现的时间,往往是在立秋之后的。立秋时期,气候已经在慢慢悄然发生了变化。因此到了末伏的时候,一般是白天阳光剧烈,那灼热的日光依旧炙烤着大地,盛夏的余威热仍旧强悍;不过等到了晚上和第二天清晨的时候,能感觉到凉意渐升的,晚上出门散
时间过得真快,今天我们就迎来了一个新的节气,立秋节气。在古代立秋不仅是一个节气,还是“四立”与“四时八节”之一,古人把它当成一个节日来过。例如《礼记·月令》中提到:“立秋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秋于西郊。”可见,在周朝时期,天子会率领百官到西
一位高级官员周一表示,如果天气条件有利,乌克兰主要农产品小麦和玉米的2025年产量可能高于预期,而稳定的出口需求将鼓励农民扩大2026年冬小麦的播种面积。
连日来,新疆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38万亩冬小麦迎来全面收割,联合收割机与播种机在田间“无缝接力”,小麦归仓与玉米、谷子、食葵等复播工作同步推进,“三夏”生产跑出“加速度”。
正值“三夏”时节,地处甘肃省平凉市灵台县和庆阳市镇原县的黄土大塬上麦浪起伏,像无数金色音符在田野间跳跃。站在田埂边,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小麦育种专家李兴茂从示范田里搂了一把蜡黄色麦穗后,脸上露出笑容。